|
让精准扶贫普惠困难群众
紫阳政协“村民的心病就是不通路,如今桥有了,路通了,德胜村的发展就有希望了。”看着新建的公路桥和向前延伸的通村路,紫阳县毛坝镇德胜村村委会主任涂华难掩喜悦之情。这是紫阳县政协机关坚持因地制宜、因户而异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带来的成果。
毛坝镇德胜村是县政协机关精准扶贫点, 虽处于集镇周边,但苦于复杂的村情和极差的自然条件,仍然是毛坝镇唯一不通水泥路的村。今年7 月9 日,在县政协机关精准扶贫工作会上,村民刘发红直言,“桥有了,洪水隔不了河。路通了,烤烟、山羊、茶叶出得了山,我们也就自然脱贫了。”主持会议的县政协主席王春丽当即表示,今年的重点就是“修桥修路”。
在工作推进中,王春丽和同事们先后五次到村调研和解决问题,机关9 名党员干部成为45 户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人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县政协按照“挪穷窝、换穷业、拔穷根”的思路,提出了“搬迁、产业、基建、教育、智力、政策”六大扶贫措施,研究出台了《德胜村精准扶贫方案》和《产业扶持、奖励机制》,计划3 年时间使128 户415 人脱贫。
截止目前,县政协已助村里搬迁贫困群众10 户,培育烤烟产业大户4户,筹资14.6万元修建公路桥一座,筹资4 万余元修复村内因灾损毁公路,组织烟农集中培训一次,为4 名大学生送去了慰问金。养羊专业合作社和2 公里通村水泥路硬化工程预计将于年底组建完成。
|